手足口病和汗疱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及手足皮疹;汗疱疹则属于湿疹类皮肤病,与过敏、精神因素相关,好发于手掌、足底,以密集小水疱为主,不伴发热。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潜伏期3-7天,初期症状类似感冒,随后出现特征性皮疹,严重者可并发脑炎或心肌炎。汗疱疹无传染性,常反复发作,与季节交替、多汗或接触刺激性物质有关,水疱干涸后脱屑,瘙痒明显但无全身症状。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与实验室检查,手足口病可通过咽拭子病毒检测确诊,汗疱疹则依赖临床表现与皮肤科检查。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接种EV71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汗疱疹患者应减少接触洗涤剂等刺激物,保持皮肤干燥,局部使用激素药膏缓解症状。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或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手足口病重症;汗疱疹继发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两类疾病均需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