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时,物理降温是安全有效的辅助退热方式。通过合理操作能缓解不适,避免体温过高引发风险,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处理。
物理降温的核心是促进散热而非强制降温。室温保持在24-26℃为宜,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温水擦拭是常用方法,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重点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适当补充水分,如母乳、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调节体温并预防脱水。退热贴可辅助用于额头,但效果有限,不可完全依赖。
物理降温需密切观察孩子状态。出现寒战、皮肤发紫或哭闹抗拒时立即停止操作。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捂热发汗,可能加重体温升高。擦拭时避开前胸、腹部,防止受凉。发热期间饮食以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物理降温仅为辅助手段,若体温超过38.5℃或孩子明显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记录体温变化和降温效果,就医时提供详细情况便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