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关节僵硬伴随活动受限、局部肿胀或变形、神经压迫引发麻木或无力、脊柱病变导致头晕或肢体放射痛。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骨质增生初期可能无明显不适,随着骨赘形成,关节面摩擦增加,负重或活动时疼痛明显。膝关节、腰椎等承重部位多见,表现为钝痛或刺痛,久坐久站后症状加剧,休息后缓解。疼痛程度与骨赘大小、位置相关,严重时影响行走或翻身。
2.关节僵硬伴随活动受限:增生骨质导致关节间隙变窄,周围软组织粘连,晨起或静止后关节僵硬感明显。颈椎病变可能转头困难,腰椎增生则弯腰受限。活动时可能出现摩擦音,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甚至出现功能性挛缩。
3.局部肿胀或变形:骨赘生长刺激滑膜引发炎症,关节周围可见肿胀、皮温升高。长期病变导致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指间关节结节样膨大。肿胀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急性期可能伴随局部压痛和皮肤发红。
4.神经压迫引发麻木或无力:椎体边缘骨赘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上肢或下肢出现放射性麻刺感。颈椎增生可能引起手部握力下降,腰椎病变导致足背抬升无力。神经症状多呈间歇性,咳嗽或排便时可能加重。
5.脊柱病变导致头晕或肢体放射痛:颈椎骨质增生影响椎动脉供血时,头部旋转可能诱发眩晕、耳鸣。胸椎病变可能引发肋间神经痛,表现为束带样疼痛。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警惕脊髓受压。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剧烈运动。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程度后,根据医嘱选择药物或物理治疗。保持适度关节活动,控制体重减轻负荷,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刺激。饮食宜增加钙质和胶原蛋白摄入,避免长期维持固定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