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时明显、局部肿胀或变形、活动时出现摩擦音或卡顿感、伴随肢体麻木或无力。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多发生在承重关节或频繁活动的部位,如膝关节、腰椎或颈椎。疼痛初期为间歇性,久站、行走或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甚至影响睡眠。疼痛源于骨刺对周围软组织、神经或关节囊的机械性刺激,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2.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时明显:患者常感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显著,稍作活动可减轻。僵硬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滑膜炎症及关节液分泌减少有关。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面不平整,进一步限制活动范围,长期可能引发肌肉萎缩。
3.局部肿胀或变形:增生部位可能出现肿胀,触之发硬,关节轮廓异常。肿胀因骨赘形成或滑膜增生所致,变形则是关节结构破坏的结果。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能导致O型腿或X型腿,手指关节增生可形成结节状突起。
4.活动时出现摩擦音或卡顿感:关节活动时可能听到摩擦音或感到卡顿,尤其在膝关节或颈椎旋转时。摩擦音源于软骨磨损后骨面直接接触,卡顿感则与游离骨赘或关节鼠有关。症状严重时可能突发关节交锁,需外力协助才能恢复活动。
5.伴随肢体麻木或无力:若增生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可能出现肢体放射痛、麻木或无力。例如腰椎骨质增生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下肢酸胀;颈椎增生压迫脊髓,可能导致手部精细动作困难。
骨质增生患者需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游泳。保暖防寒可减轻关节不适,体重管理能降低关节负荷。疼痛发作时可热敷或冷敷,但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或理疗。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