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伤阴是由于体内阴液不足或阴精耗损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阴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滋润、濡养、宁静等作用。当阴液不足时,容易出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虚热症状。
伤阴的成因多样,常见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情志失调或久病耗损。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燥热食物,或长期服用温燥药物,也会损伤阴液。外感热邪或内伤虚火,均可灼伤阴津,导致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房劳过度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等,也可能加速阴精耗损,形成阴虚体质。
预防和调理伤阴需注重生活方式与饮食调节。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思虑过度。饮食宜清淡,多食银耳、百合、梨等滋阴之品,少食辛辣燥热食物。阴虚体质者可适当服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中药,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外感热病或发热期间应及时清热保津,防止热邪伤阴。若出现严重阴虚症状,应及时就医,辨证施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