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局部僵硬感尤其在晨起时明显、关节活动受限伴随摩擦音、周围神经压迫引发麻木或刺痛、关节肿胀变形影响正常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骨质增生初期可能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关节软骨磨损加剧,骨赘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疼痛。疼痛多呈钝痛或酸痛,上下楼梯、久站、负重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部位与增生位置相关,常见于膝关节、腰椎、颈椎等承重或活动频繁的关节。
2.局部僵硬感尤其在晨起时明显:关节经过夜间静止,滑液分泌减少,增生的骨赘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晨起时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僵硬感通常持续30分钟以内,轻微活动后可减轻,但过度劳累后可能再次出现。
3.关节活动受限伴随摩擦音: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骨赘相互摩擦,产生弹响或沙沙声。严重时关节囊纤维化,韧带钙化,使得关节屈伸、旋转幅度减小,例如颈椎增生可能影响头部转动,腰椎增生可能导致弯腰困难。
4.周围神经压迫引发麻木或刺痛:增生的骨赘若压迫神经根或神经干,可能引发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例如腰椎增生压迫坐骨神经,出现下肢麻木;颈椎增生压迫臂丛神经,导致手指刺痛。症状常因体位改变而波动。
5.关节肿胀变形影响正常功能:长期骨质增生可能伴随滑膜炎症,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外观呈现肿胀。骨赘持续生长可能改变关节结构,例如膝关节出现骨刺样凸起,手指关节梭形膨大,最终影响抓握、行走等日常动作。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推拿或过度锻炼加重损伤。饮食注意钙质补充,控制体重以减少关节负荷。寒冷季节加强关节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导致疼痛加剧。治疗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