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及僵硬、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局部肿胀或压痛、神经压迫症状如麻木或刺痛、关节变形或异常声响。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及僵硬:骨质增生早期常表现为关节钝痛或隐痛,随病情发展可能转为持续性疼痛。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感明显,活动后稍缓解,寒冷潮湿环境可能加重症状。疼痛多位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腰椎等,与软骨磨损及骨摩擦增加有关。
2.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增生的骨赘可能直接阻碍关节活动,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导致转头困难,腰椎增生影响弯腰。关节周围肌肉因疼痛反射性痉挛,进一步限制活动范围,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持物等日常动作。
3.局部肿胀或压痛:关节腔内因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积液,表现为局部皮肤发亮、温度轻度升高。触诊时骨质增生部位常有固定压痛点,骨赘突出处可能触及硬性包块,多见于手指远端指间关节或足跟部。
4.神经压迫症状如麻木或刺痛:脊椎骨质增生易压迫邻近神经根,颈椎病变可能引发上肢放射痛,腰椎病变可导致坐骨神经痛。神经支配区域出现蚁走感、针刺感或感觉减退,严重时伴随肌肉萎缩或反射减弱。
5.关节变形或异常声响:长期骨质增生可能导致关节结构改变,如膝关节内翻畸形、手指赫伯登结节。活动时因软骨面不平整或游离体存在,可能闻及摩擦音、弹响声,提示关节力学环境异常。
骨质增生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减轻关节负荷。适度运动可增强周围肌肉力量,但需选择低冲击性活动。寒冷刺激可能诱发症状,需注意局部保暖。疼痛加剧或出现明显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推拿或过度使用镇痛药物。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钙质及胶原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