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通常指5岁及以上儿童仍频繁出现不自主排尿的情况。5岁被视为分界点,因多数儿童在此年龄已具备膀胱控制能力。若5岁后仍频繁尿床,尤其每周超过两次并持续数月,可能被诊断为遗尿症。
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遗尿症指从未建立夜间排尿控制的儿童,多与发育延迟、遗传因素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继发性遗尿症指已具备控尿能力后再次出现尿床,可能与心理压力、泌尿系统感染或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约15%的5岁儿童存在遗尿问题,随年龄增长,比例逐年下降,但仍有1%-2%的青少年受影响。
诊断遗尿症需排除生理或心理诱因。建议记录排尿日记,观察液体摄入时间及尿床频率。避免睡前过量饮水,减少咖啡因摄入。若伴随尿痛、尿频等症状,需排查泌尿系统疾病。家长应避免责备,以鼓励为主,必要时寻求医生指导。行为疗法、闹钟训练或药物干预可能有效,但需专业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