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确实具有一定的改善失眠作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茯苓归心、肺、脾、肾经,能宁心安神,对心脾两虚型失眠尤为有效。现代研究也发现,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可能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或影响血清素水平来助眠,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
茯苓改善睡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中医辨证角度看,心脾两虚导致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常与茯苓配伍的归脾汤效果显著;而痰湿内扰型失眠用温胆汤时,茯苓起到化痰安神的协同作用。现代药理学茯苓提取物能延长实验动物的睡眠时间,其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观察发现,茯苓与酸枣仁、柏子仁等配伍使用,对轻中度失眠的缓解率可达60%以上,但单独使用效果较温和,更适合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使用茯苓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火旺者长期单用可能加重口干症状,建议配伍麦冬或生地。煎煮时建议打碎利于成分溶出,常规用量9-15克,过量可能引起轻度腹泻。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避免与利尿剂同服。部分市售茯苓可能含硫熏残留,建议选择质地坚实、断面细腻的优质饮片。失眠持续超过一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焦虑症、甲亢等潜在病因,茯苓仅作为辅助调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