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确实具有一定的改善失眠作用。传统中医认为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现代研究也发现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发挥镇静效果,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
茯苓改善睡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健脾利湿消除体内痰湿,缓解因脾胃不和导致的入睡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宁心安神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焦虑情绪引发的睡眠障碍。临床常与酸枣仁、远志等安神药材配伍使用,如经典方剂归脾汤、酸枣仁汤等。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者效果较明显,而对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型失眠则需配合其他药材。茯苓多糖还能调节γ-氨基丁酸水平,这种神经递质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使用茯苓治疗失眠需注意辨证施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煎煮时建议打碎或切片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常规用量为10-15克。孕妇、阴虚火旺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用量。茯苓不宜与米醋同服,可能影响药效。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病因复杂,单纯依赖茯苓可能效果有限,严重失眠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等综合干预。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长期服用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茯苓改善睡眠见效较慢,通常需要持续使用1-2周才能观察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