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和肾阴虚的判断主要依据症状表现和体征差异。肾阳虚以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虚寒症状为主;肾阴虚则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虚热表现为特征。两者虽同属肾虚,但病机与治法截然不同,需仔细鉴别。
肾阳虚多因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常见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性欲减退、下肢浮肿,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男性易出现阳痿早泄,女性多见月经后期、宫寒不孕。肾阴虚则因阴液亏耗,虚火内扰,表现为颧红盗汗、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脉细数。男性可能遗精滑泄,女性常见经少闭经或崩漏。肾阳虚需温补肾阳,常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肾阴虚宜滋阴降火,多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辨证时需结合整体情况,避免单一症状定论。例如腰膝酸软两者皆有,但肾阳虚伴冷痛,肾阴虚伴灼热感。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可能阴阳两虚,需专业中医师综合舌脉诊断。自行用药可能加重病情,如肾阴虚误服温阳药会助火伤阴。饮食调理可辅助,肾阳虚宜食羊肉、韭菜;肾阴虚适合银耳、百合。避免生冷或辛辣刺激,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