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外耳道炎是否能够自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度症状可能自行缓解,但中重度感染通常需要医疗干预,无法完全依赖自愈。
急性外耳道炎由细菌、真菌感染或局部刺激引发,常见症状包括耳痛、瘙痒、分泌物增多或听力下降。轻微炎症可能因自身免疫力增强或去除诱因如停止掏耳、避免进水后逐渐好转。多数情况下,炎症可能持续加重,导致剧烈疼痛、耳周肿胀甚至发热,此时必须及时就医。抗生素滴耳液、口服药物或局部清洁治疗是常见方案,可有效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
避免自行处理外耳道,尤其不要用棉签或尖锐物品掏耳,以免加重损伤或将感染推向深处。游泳或洗头时尽量防止耳道进水,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若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或听力减退,需尽快就诊,拖延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或慢性感染。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警惕,此类情况可能引发恶性外耳道炎,甚至危及生命。合理用药、保持耳道干燥及遵循医嘱是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