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味道较苦,正常食用不会导致中毒,但过量或不当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白蒿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但需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不良反应。
白蒿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赋予其药用特性。适量食用可以发挥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等功效,常用于中医治疗黄疸、肝炎等疾病。苦味物质如倍半萜内酯可能导致胃肠道刺激,过量摄入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或腹泻。部分人群可能对白蒿过敏,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或呼吸道不适。野生白蒿若生长在污染环境,可能吸收重金属或农药残留,增加健康风险。
食用白蒿前需确保来源安全,避免采摘路边或污染区域的野生植株。初次尝试者建议少量食用,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不适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质虚弱者慎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加重身体负担。出现头晕、腹痛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合理控制摄入量,避免长期大量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潜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