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药物治疗减轻炎症、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中医推拿或针灸松解粘连。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肌肉筋膜炎急性期需减少患处运动量,避免重复性动作加重损伤。卧床时保持患肢放松姿势,使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慢性期可逐步进行低强度活动,但需控制时间与强度,防止肌肉疲劳。久坐或久站者应每隔1小时变换体位,配合轻柔拉伸。
2.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急性发作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以收缩血管消肿。慢性期或非红肿症状可用热毛巾、暖水袋热敷,温度不超过50℃,每日2次促进代谢。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敏感者需垫隔纱布。
3.药物治疗减轻炎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口服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控制疗程。外用药膏如双氯芬酸钠凝胶直接涂抹患处,每日3次。严重者可能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每年不超过3次以防肌腱退化。
4.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超短波疗法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深层组织微循环,每次10分钟。超声波治疗利用机械振动松解纤维粘连,配合耦合剂使用。红外线照射可提升表面温度,每日1次加速修复。
5.中医推拿或针灸松解粘连:推拿采用滚法、按揉法放松筋膜,力度以耐受为度。针灸选取阿是穴及邻近穴位,留针20分钟刺激气血运行。拔罐可局部负压吸出淤滞,配合走罐效果更佳。
综合治疗需根据症状阶段选择合适方案,同时纠正不良姿势与运动习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避免单一疗法过度依赖。慢性患者应保持耐心,治疗与养护结合方能巩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