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液分析和排除其他关节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疼痛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晨僵时间通常短于30分钟,关节可能出现肿胀或变形,常见于膝、髋、手指等负重或频繁活动的关节。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骨关节炎的主要手段,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磁共振成像能更早显示软骨损伤和软组织病变,但通常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有助于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关节病,尿酸检测可鉴别痛风性关节炎。
4.关节液分析: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通常呈淡黄色、黏稠,白细胞计数低于2000/微升,无结晶或细菌,可与感染性或晶体性关节炎区分。
5.排除其他关节疾病:需结合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关节炎等,避免误诊漏诊。
骨关节炎的诊断需综合判断,避免仅依赖单一检查结果,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很重要,患者应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保持适度活动以维持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