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关节液分析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血液检查可排除其他关节炎类型、体格检查观察关节活动度与压痛、病史采集了解症状持续时间与诱因。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如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或软骨下骨硬化,MRI能更早显示软骨损伤,但通常X线已能满足初步诊断需求。
2.关节液分析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通过穿刺抽取关节液,观察其黏稠度、颜色及细胞计数,骨关节炎的关节液多呈淡黄色、黏稠度降低,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此区分感染性或痛风性关节炎。
3.血液检查可排除其他关节炎类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检测有助于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血尿酸水平检查可鉴别痛风,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液指标通常无特异性异常。
4.体格检查观察关节活动度与压痛:医生会触诊关节是否有肿胀、压痛,评估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骨关节炎常见关节摩擦感、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
5.病史采集了解症状持续时间与诱因:询问疼痛特点、晨僵时间、有无外伤或过度使用史,骨关节炎的晨僵多短于30分钟,且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进展。
确诊需综合多项结果,避免单一检查误判。治疗前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定期复查调整措施。日常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