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作为传统节令食品,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及少量蛋白质,搭配红枣、豆沙等馅料可补充能量,部分药材入馅的粽子还具备调理作用。
粽子主料糯米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合脾胃虚寒者适量食用。添加红豆可利水消肿,红枣能补血安神,而咸粽中的蛋黄、瘦肉提供优质蛋白与矿物质。部分地区采用艾叶包裹,其挥发油成分有助于驱寒除湿。但粽子高糖高脂、黏性大,过量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血糖波动或加重肠胃负担。
食用时需注意的方面包括糯米冷却后淀粉老化,更难消化,建议趁热食用;老人、儿童及消化功能弱者应控制单次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宜选择杂粮粽或无糖馅料。同时避免与寒凉食物同食,以防胃肠不适。制作过程需确保食材新鲜,避免微生物污染引发腹泻。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可促进消化平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