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的尿检结果通常会出现异常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晶体或细菌等成分。尿液酸碱度pH值可能偏高或偏低,具体取决于结石类型。例如,尿酸结石患者尿液常呈酸性,而磷酸钙结石患者尿液多呈碱性。尿液中还可能检测到亚硝酸盐、蛋白质等异常物质,这些变化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尿检是肾结石诊断的基础检查项目。红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存在出血,可能由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引起。白细胞升高或细菌阳性反映合并尿路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结晶体的类型如草酸钙、尿酸结晶可辅助推测结石成分。尿比重增高可能因脱水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风险。部分患者尿液中可见管型,尤其是合并肾损伤时。24小时尿液分析能更准确评估钙、草酸、尿酸等代谢物质的排泄量,对病因诊断和预防复发具有指导意义。
肾结石患者进行尿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假性血尿。留取晨起中段尿可提高检测准确性。服用维生素C或某些抗生素可能干扰检测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尿检异常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综合判断。反复出现结晶尿但无症状者应定期复查。饮食调整如增加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可改善部分尿液异常指标。尿路感染患者需在抗生素治疗后再复查尿常规。存在代谢异常的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24小时尿生化,以监测结石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