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适合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足三里、关元、肾俞等具有强壮保健和温补作用的穴位。这些穴位多位于躯干和四肢,通过针刺配合艾灸的热力刺激,能够有效激发经气、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尤其适用于虚寒性疾病和慢性病症的调理。
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功效,温针灸此穴可改善消化功能低下、肢体乏力等症状。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温针灸能温补肾阳、调理冲任,常用于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和下焦虚寒。肾俞穴属膀胱经,与肾脏直接相关,温针灸可增强肾脏功能,缓解腰膝酸冷、夜尿频多等肾阳虚证。背部的大椎、命门,以及腿部的三阴交等穴位也常配合使用,具体需根据辨证选穴。
温针灸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皮肤。艾条或艾炷需稳固固定于针柄,防止脱落。体质虚弱或对热敏感者应缩短艾灸时间,以皮肤红晕为度。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穴位禁用,高血压患者慎用头颈部温针灸。施治前后避免受凉,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处理。专业医师应根据病情调整穴位与灸量,确保疗效与安全性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