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滑膜炎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液分析和关节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和触诊评估腕关节肿胀、压痛及活动受限情况。医生会检查关节周围皮肤温度变化,对比健侧关节判断炎症程度。特殊手法测试如握力检查、关节被动活动度测量可辅助判断滑膜受累范围。体格检查能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但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触诊时需注意滑膜增厚程度及有无捻发音,这些特征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排除骨折和骨关节炎,显示关节间隙变化和骨质疏松等间接征象。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滑膜增生、关节积液及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准确评估滑膜厚度和软骨损伤程度。动态超声检查可观察滑膜在运动中的变化。影像学检查能直观显示病变范围,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炎症指标升高,如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是判断炎症活动度的敏感指标。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有助于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尿酸检测可排除痛风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能辅助判断炎症性质和程度,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4.关节液分析: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观察其颜色、黏稠度和透明度。滑液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炎症。结晶检查能鉴别痛风或假性痛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感染性滑膜炎诊断至关重要。关节液分析是确诊滑膜炎性质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5.关节镜检查:直接观察滑膜充血、增生及血管翳形成情况。可在直视下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能进行滑膜切除等治疗操作。检查过程中可评估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关节镜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出现腕关节持续肿胀疼痛时应尽早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保持关节保暖,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按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急性期可适当制动,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