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不属于蛋白尿,两者是不同性质的尿液异常表现。乳糜尿指淋巴液混入尿液,呈现乳白色或浑浊状,主要由淋巴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蛋白尿则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多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起。虽然部分乳糜尿可能伴随少量蛋白质,但核心成因与蛋白尿有本质区别。
乳糜尿的典型特征为尿液静置后分层,上层呈乳糜状,可能含脂肪微粒,实验室检查可检出淋巴成分。常见病因包括丝虫病、肿瘤压迫或先天性淋巴管畸形。蛋白尿则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确诊,病因涵盖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两者鉴别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乳糜尿患者可能伴发淋巴水肿或乳糜腹水,而蛋白尿常伴随水肿、高血压等肾损伤表现。影像学检查如淋巴造影或肾活检可进一步明确病因。
诊断乳糜尿需排除假性乳糜尿如脓尿或结晶尿,避免误诊。治疗上,乳糜尿以病因治疗为主,如抗丝虫药物或手术修复淋巴管;蛋白尿需针对肾脏原发病管理,如控制血压、血糖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日常需监测尿液性状变化,乳糜尿患者应低脂饮食以减少淋巴液生成,蛋白尿患者需限制盐分与蛋白质摄入。两类疾病均需定期随访,防止并发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