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人体后潜伏于B淋巴细胞,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多种疾病。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可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再次激活。
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为主,尤其是接吻、共用餐具或分享食物等唾液交换行为。儿童时期感染通常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青少年或成人初次感染可能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典型表现。病毒通过口咽部上皮细胞进入人体,随后感染B细胞并扩散至全身。免疫系统会控制病毒复制,但无法完全清除,导致终身携带。部分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甚至与淋巴瘤、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相关。
预防EB病毒感染需注重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唾液接触。急性期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减少亲密行为。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控制潜伏病毒再激活。若出现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EB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警惕,病毒再激活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EB病毒相关疾病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家族中有相关病史者应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