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常见于接吻、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时感染。这种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多数人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接触过EB病毒。初次感染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
EB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为主。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口腔分泌物中,因此接吻、共用餐具或水杯、咳嗽飞沫等行为均可能造成传播。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也可能导致感染,但较为罕见。感染后,病毒会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可能终身携带。免疫力正常者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但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导致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或相关并发症。
预防EB病毒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儿童及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亲密接触。目前尚无针对EB病毒的特效疫苗,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病毒激活风险。若出现持续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格外警惕,定期体检并遵医嘱监测病毒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