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常见于接吻、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时感染。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多数人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接触过。初次感染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
EB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除直接接触唾液外,还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感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口咽部上皮细胞,随后潜伏于B淋巴细胞中。免疫系统正常时,病毒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但在免疫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激活。全球90%以上的成年人携带EB病毒,但多数为无症状携带者。EB病毒与某些肿瘤如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联,但具体致病机制仍在探索中。
预防EB病毒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可能接触唾液的生活用品。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谨慎,减少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若出现持续发热、咽痛或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检查。目前尚无针对EB病毒的特效疫苗或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病毒激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