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早期准确诊断对控制病情传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延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
诊断肺结核首先需评估临床症状,常见表现包括持续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需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胸部X光或CT可显示肺部典型病变,如浸润影、空洞或纤维化。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痰培养是确诊的关键,痰涂片快速但灵敏度较低,痰培养虽耗时较长但结果更准确。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基因,显著提升诊断效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但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或潜伏感染。
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如肺炎、肺癌等。痰标本采集需规范,避免污染导致假阴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症状不典型,需加强检测。耐药结核病需通过药敏试验明确,避免误治。接触者筛查对早期发现病例很重要。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调整方案。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改善环境卫生等。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结核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