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需要天天做,具体频率需根据体质、病情和艾灸目的调整。适度艾灸可以发挥保健效果,过度频繁反而可能耗气伤阴,建议每周2-3次为宜,急性病症可短期每日施灸,慢性调理需间隔进行。
艾灸频率需结合个体差异灵活掌握。健康人群以保健为目的,每周1-2次即可维持气血通畅;虚寒体质或慢性疼痛患者,初期可连续灸3-5天观察反应,症状缓解后改为隔日或每周2次。夏季阳气旺盛时减少频次,冬季寒症明显者可适当增加。孕妇、阴虚火旺者等特殊人群需严格控制次数,避免扰动气血。每次艾灸时长建议15-30分钟,局部温热不灼痛为度,长期艾灸者应定期咨询中医师评估体质变化。
艾灸前后需避开空腹、过饱及情绪激动时段,施灸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冷风以防寒邪入侵。皮肤敏感者应测试温度,防止烫伤起泡,糖尿病患者更需谨慎控制距离。艾灸过程中出现头晕、口渴等不适需立即停止,阴虚体质者可能出现燥热反应,应缩短单次时长。使用艾条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烟雾浓度过高刺激呼吸道。长期频繁艾灸可能掩盖潜在疾病,需配合正规医疗检查,不可完全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