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一般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且活动后加重、眼睑下垂或复视、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面部表情肌无力、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1.骨骼肌易疲劳且活动后加重:重症肌无力最典型的特点是肌肉无力在持续活动后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常见于四肢近端肌肉,如抬臂、爬楼梯困难,症状晨轻暮重。肌肉反复收缩后力量逐渐下降,称为病态疲劳,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直接表现。
2.眼睑下垂或复视:眼部肌肉最早受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遮盖瞳孔影响视力。复视因眼外肌无力导致双眼协调运动异常,看物体时出现重影。症状可能间歇性出现,初期易被误认为疲劳或衰老。
3.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咽喉部肌肉无力导致咀嚼、吞咽费力,进食时呛咳或流质食物从鼻腔反流。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声音低沉、含糊不清,长时间交谈后语音逐渐减弱,严重时无法发声。
4.面部表情肌无力:面部肌肉受累使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如闭眼无力、鼓腮漏气、微笑困难。部分患者因咀嚼肌疲劳导致进食时间延长,需多次休息才能完成用餐。
5.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困难:最危急的表现是呼吸肌无力,引发呼吸困难甚至衰竭。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平卧时气短,后期需辅助通气。这种情况称为肌无力危象,需立即就医干预。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波动性较大,情绪波动、感染或药物可能诱发加重。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肌力变化。出现呼吸费力或进食呛咳需紧急处理,不可延误治疗时机。部分药物可能加重症状,用药前需详细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