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能出现蛋白尿。尿路感染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肾脏滤过膜通透性暂时增加,使蛋白质漏入尿液中,形成蛋白尿。但蛋白尿并非尿路感染的典型表现,更多与肾脏本身病变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不适。当感染累及肾脏如肾盂肾炎时,炎症可能影响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导致少量蛋白质漏出。此时尿常规检查可能显示尿蛋白阳性,但通常为轻度±~+,且伴随白细胞、细菌等感染指标异常。若蛋白尿持续存在或程度较重++及以上,需警惕合并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或感染引发了急性肾损伤。
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尿常规、尿培养及肾功能检查。单纯尿路感染引起的蛋白尿通常在感染控制后自行消失。若蛋白尿持续存在,建议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超声或肾穿刺活检。日常需注意保持水分摄入、避免憋尿,女性需注意会阴清洁。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复杂感染。出现泡沫尿、水肿或高血压时,提示可能存在肾实质损害,需及时就医。抗生素治疗需足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