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范围通常为60-100次/分钟。这一数值会因年龄、体质和活动状态产生差异,婴幼儿心率普遍高于成人,而长期运动者的静息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钟但仍属健康范畴。
心率是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测量时需保持平静,避免运动、情绪激动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影响。专业医疗场景可能通过心电图获取更精准数据,而日常监测可采用脉搏触诊或电子血压计。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因心脏泵血效率提升,静息心率可能降至40-50次/分钟,这属于生理性心动过缓。反之,持续超过100次/分钟心动过速或低于60次/分钟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警惕贫血、甲亢或传导系统异常等病理因素。
注意事项包括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避免吸烟、饮酒或饱餐后立即检测。妊娠期女性、发热患者或服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时心率可能偏离正常范围,需结合临床评估。老年人可能出现与年龄相关的窦房结功能减退,但若心率长期低于40次/分钟或伴随晕厥,需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儿童心率随成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新生儿可达120-160次/分钟,学龄期降至70-110次/分钟。异常心率需结合血压、心电图等综合判断,不可仅凭单一指标草率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