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确诊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乙肝的诊断首先依赖血液检测,包括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以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这些指标能帮助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感染阶段。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等指标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对判断病情严重性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辅助诊断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
确诊乙肝时需注意避免单一指标误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诊断的关键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指标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可能。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的区分需结合病史、症状及实验室动态变化。部分人群可能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无明显症状但需定期监测。疫苗接种史和既往感染史也需详细询问,避免混淆诊断结果。检查前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等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的行为。确诊后需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