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休息与减少关节负重、物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药物缓解疼痛与炎症、中医推拿与针灸改善局部循环、康复训练增强肌肉稳定性。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减少关节负重:半月板损伤后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减轻膝关节压力。急性期建议使用拐杖辅助活动,减少患侧负重。卧床时抬高下肢有助于消肿,日常可选择低冲击活动如游泳替代跑步。关节制动需适度,长期固定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结合康复计划调整。
2.物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超短波、超声波等理疗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半月板边缘损伤的愈合。热敷适用于慢性期缓解僵硬,冷敷用于急性期消肿。脉冲电磁场可能刺激软骨修复,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根据恢复情况调整疗程。
3.药物缓解疼痛与炎症: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使用以控制疼痛和滑膜炎症,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外用药膏如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辅助消肿。严重肿胀时可考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但需严格无菌操作。药物仅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治疗。
4.中医推拿与针灸改善局部循环:推拿手法可松解膝关节周围粘连,调整髌骨位置减轻半月板压力。针灸选取犊鼻、阳陵泉等穴位刺激局部代谢,缓解疼痛。艾灸适用于寒湿型疼痛,需避免烫伤。传统疗法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避免不当手法加重损伤。
5.康复训练增强肌肉稳定性:重点强化股四头肌、腘绳肌力量,如直腿抬高、静蹲等低负重训练。平衡垫训练可提高关节本体感觉,减少再次损伤风险。动作需循序渐进,疼痛加剧时立即停止。后期可加入慢速弓步等动态练习,但需避免膝关节过度扭转。
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确认半月板状态。肥胖者应控制体重以降低关节负荷。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交锁,需考虑手术干预。日常避免深蹲、爬楼梯等动作,选择软底鞋减少震荡。饮食可补充富含胶原蛋白食物,但需结合整体健康状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