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可能出现身高逐渐变矮、腰背部持续性疼痛、轻微外力导致骨折、驼背或脊柱变形、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具体分析如下:
1.身高逐渐变矮: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改变,脊柱高度降低,多年后身高较年轻时明显缩短,常伴随脊柱前屈。
2.腰背部持续性疼痛:椎体骨量减少引发微小骨折或变形,疼痛多集中于胸腰椎交界处,久站或久坐后加重,平卧可缓解。
3.轻微外力导致骨折:骨密度下降使骨骼脆性增加,日常动作如咳嗽、弯腰可能引发腕部、髋部或椎体骨折,愈合缓慢。
4.驼背或脊柱变形:多节椎体受压后前缘塌陷,胸椎后凸加剧形成驼背,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和消化系统。
5.关节僵硬活动受限:骨骼支撑力减弱导致关节受力异常,长期可能引发继发性关节炎,表现为晨僵或活动范围缩小。
骨质疏松患者需避免跌倒风险,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饮食注重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负重运动以增强骨强度;定期检测骨密度,尤其绝经后女性或长期服用激素者;疼痛剧烈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过度依赖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