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积液确实会影响听力。积液的存在会阻碍声波正常传导,导致声音传递受阻,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听力受损的程度通常与积液量、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随感染等因素有关。
耳膜积液多由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当液体在中耳积聚时,鼓膜振动受限,声音无法有效传递至内耳。轻者可能仅感觉耳闷或轻微听力减退,重者可能出现明显听力下降,甚至伴随耳鸣或眩晕。若积液长期未处理,可能引发粘连性中耳炎或鼓膜萎缩,进一步损害听力功能。儿童患者更需警惕,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积液易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
发现听力异常或耳闷胀感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用力擤鼻。医生可能通过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等明确诊断,并根据情况采取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日常需预防感冒,避免耳部进水,保持鼻腔通畅。若积液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鼻窦炎等潜在病因。听力恢复通常需结合病因治疗与定期随访,避免延误导致永久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