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引起的胸腔积液需要结合抗结核治疗和胸腔积液处理。首要任务是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根据积液量及症状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肺结核导致胸腔积液时,病原体感染引发胸膜炎症反应,液体渗出形成积液。治疗核心是早期、联合、足量、全程抗结核,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中等量以上积液或伴有呼吸困难时,需穿刺抽液减轻压迫,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短期用于减轻炎症,但需警惕免疫抑制风险。积液吸收后可能遗留胸膜增厚,需定期复查胸片或CT评估。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听力等药物副作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穿刺操作需无菌规范,防止继发感染。患者应加强营养,保证休息,戒烟酒。若出现发热复升或呼吸困难加重,需警惕结核播散或胸膜粘连。随访至少1年,观察有无复发或肺功能损害。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注意与恶性肿瘤、肺炎旁积液等鉴别,必要时行胸膜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