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需立即住院治疗、严格遵循抗结核药物联合方案、加强营养支持与对症处理、密切监测并发症如结核性脑膜炎、做好隔离防护避免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住院治疗: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情凶险,需在专科医院进行监护。早期住院可快速稳定生命体征,纠正缺氧或电解质紊乱。住院期间需完善胸部影像学及痰液检查,动态评估肺部病灶变化。重症病例可能需氧疗或呼吸支持,以减轻多器官受累风险。
2.严格遵循抗结核药物联合方案:初始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链霉素四联用药,疗程不少于6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防止药物性肝损伤。若出现耐药情况,需调整方案并延长疗程至9-12个月。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避免不足或过量。
3.加强营养支持与对症处理:患儿常因高热消耗导致营养不良,需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静脉输注营养液。针对发热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咳嗽剧烈可用镇咳祛痰药。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需输血或白蛋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
4.密切监测并发症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需每日观察意识状态、颈强直等体征。疑似脑膜炎时立即行腰椎穿刺检查,确诊后加用糖皮质激素及鞘内给药。同时警惕骨结核、腹腔结核等播散病灶,及时干预避免后遗症。
5.做好隔离防护避免传播:患儿痰液中可能含结核分枝杆菌,需单独病房收治并通风消毒。接触者佩戴口罩,分泌物需焚烧处理。家庭成员需筛查结核感染,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出院后仍应避免接触人群,直至痰菌转阴。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患儿体力消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与痰检,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黄疸等及时报告。康复阶段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