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疼痛可通过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药物缓解炎症不适、物理治疗促进恢复、适当拉伸增强柔韧性。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肌腱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减少患处负担。建议使用护具或绷带固定关节,限制不必要的活动。休息时间根据严重程度调整,通常需2-3周。恢复期间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防止二次损伤。
2.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红肿热痛。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慢性期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药物缓解炎症不适: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使用以减轻疼痛和炎症,需遵医嘱控制剂量与疗程。外用药膏或凝胶可直接涂抹于疼痛部位,减少口服药物副作用。严重者可考虑局部注射治疗,但需谨慎评估适应症。
4.物理治疗促进恢复:超声波或电疗能加速组织修复,改善局部代谢。专业康复师可指导手法按摩,松解粘连并缓解肌肉紧张。治疗频率根据病情调整,通常需连续2-4周。
5.适当拉伸增强柔韧性:炎症缓解后逐步进行低强度拉伸,动作需缓慢轻柔,以不引发疼痛为度。重点拉伸受累肌腱及周围肌群,每次保持15-30秒,每日重复3-5次。长期坚持可提升肌腱弹性,降低复发风险。
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关节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重复性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合适护具保护易损部位。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促进肌腱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