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可能导致耳膜穿孔。急性或慢性中耳炎都可能引发鼓膜损伤,尤其是炎症严重或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时,鼓膜因压力或化脓性分泌物侵蚀而破裂。
中耳炎引发耳膜穿孔的机制与炎症进程密切相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中耳腔内积液或脓液积聚,压力增高,可能压迫鼓膜使其缺血坏死,最终穿孔。慢性中耳炎则因反复感染导致鼓膜组织持续受损,逐渐变薄或形成永久性穿孔。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听力下降或耳漏,但穿孔后若继发感染,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颅内并发症。
预防中耳炎导致的耳膜穿孔需重视早期治疗。出现耳痛、听力减退或耳溢液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用力擤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少中耳压力。穿孔后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定期复查耳镜,监测鼓膜愈合情况。若穿孔长期未愈或反复感染,可能需手术修补。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降低中耳炎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