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可能导致耳膜穿孔。
中耳炎是耳部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能加重,导致中耳内积液压力增大,最终使耳膜承受不住压力而穿孔。慢性中耳炎长期存在时,炎症反复刺激耳膜组织,使其逐渐变薄、坏死,最终形成穿孔。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积聚也会对耳膜造成侵蚀,增加穿孔风险。耳膜穿孔后,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症状,部分情况还可能伴随耳鸣或眩晕。
预防中耳炎引起的耳膜穿孔,关键在于及时就医并规范治疗。出现耳痛、听力减退或耳内流液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感冒或鼻炎患者需注意鼻腔通畅,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游泳或洗澡时避免耳道进水,减少感染机会。若已发生耳膜穿孔,需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防止加重损伤。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恢复情况,必要时需手术修补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