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可能导致耳膜穿孔。
中耳炎是耳部常见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导致中耳腔内积液或脓液积聚,压力增大可能压迫耳膜。若未及时治疗,持续的压力或感染可能使耳膜组织坏死,最终形成穿孔。急性中耳炎穿孔通常较小,可能自行愈合;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则可能造成较大穿孔,甚至长期不愈。穿孔后,耳痛、流脓等症状可能暂时缓解,但听力下降或耳鸣可能持续存在。
预防中耳炎及耳膜穿孔需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保持耳道干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儿童因咽鼓管较短,更易患中耳炎,需特别关注。若已发生耳膜穿孔,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飞行,防止穿孔扩大。定期复查耳膜愈合情况,必要时需手术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