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与制动、热敷或冷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推拿。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制动:腰肌筋膜炎急性期需减少腰部活动,避免久坐或弯腰负重,必要时卧床休息2-3天以缓解肌肉痉挛。制动可通过佩戴腰围实现,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在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2.热敷或冷敷:急性疼痛期采用冷敷减轻炎症反应,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期或肌肉僵硬时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热敷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可配合艾灸增强效果。冷热交替敷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外用药膏如辣椒碱贴片能局部镇痛,过敏体质慎用。严重痉挛时可短期使用肌松剂,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反应。中药方剂以活血化瘀为主,需辨证施治。
4.物理治疗:超短波或超声波治疗能深入组织促进炎症吸收,每周3-5次。低频电刺激可放松痉挛肌肉,需调整至耐受强度。牵引治疗适用于合并腰椎问题者,需专业人员操作。红外线照射配合针灸效果更佳,治疗期间避免受凉。
5.中医推拿:沿膀胱经点按肾俞、大肠俞等穴位缓解疼痛,手法宜轻柔避免加重损伤。拔罐可祛除局部寒湿,留罐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刮痧适用于慢性筋膜炎,出痧后需保暖。推拿后适当活动腰部,24小时内避免沐浴。
治疗期间需戒烟酒,忌食生冷辛辣食物。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垫枕减少腰部压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康复阶段可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