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等症。作为一味常用中药,香薷在夏季暑湿证调理中尤为突出,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和中化湿,对暑季贪凉饮冷导致的阴暑证有独特疗效。
香薷性微温,味辛,归肺、胃经,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挥发油中的香荆芥酚等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缓解感冒症状。其化湿功效可改善脾胃湿困引起的脘腹胀满、呕吐泄泻。利水消肿作用则通过促进汗液与尿液排泄,减轻水肿症状。现代研究还发现香薷提取物有抗炎、镇痛效果,但临床应用仍以传统功效为主。使用时多配伍厚朴、白扁豆增强疗效,如经典方剂香薷散。
使用香薷需注意辨证施治。风寒表虚有汗或暑热证阳暑者忌用,以免加重津液耗伤。阴虚血燥体质慎用,因其辛温发汗可能引发口干咽痛等不适。孕妇避免大剂量使用,利水作用可能影响胎儿。长期服用可能刺激胃肠道,建议饭后服用。与西药解热镇痛药同用需间隔2小时,防止出汗过多导致电解质紊乱。贮藏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挥发油失效。出现皮疹、心悸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