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艾草不焯水直接食用存在一定中毒风险,但具体危害程度与摄入量及个体差异有关。艾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未经焯水处理可能刺激消化道或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艾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如侧柏酮、桉叶素等具有一定毒性,高温焯水能有效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传统食用方法通常建议焯水后再烹饪,既能去除苦涩味,也能减少潜在健康风险。部分人群误以为新鲜艾草可直接凉拌或榨汁,但实际可能引发恶心、呕吐或皮肤过敏症状。民间虽有生食艾草的案例,但多限于微量药用,非长期大量摄入。
食用艾草前务必充分焯水,时间建议控制在1-2分钟。孕妇、儿童及消化系统敏感者应避免生食。若误食未处理艾草后出现头晕、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注意区分食用艾草与观赏品种,后者可能农药残留或毒性更高。存储时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霉变产生额外毒素。合理处理后的艾草可安全入药或制作青团等食品,兼顾风味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