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变形、关节摩擦感。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初期表现为活动后疼痛,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夜间痛。疼痛多位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寒冷或潮湿环境可能加重症状。疼痛源于关节软骨磨损后骨质暴露,关节面直接摩擦刺激神经末梢,同时滑膜炎症反应释放致痛物质。
2.关节僵硬: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感明显,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活动后逐渐减轻。僵硬与关节液分泌减少、滑膜充血增厚有关,导致关节启动阻力增大。寒冷天气可能加重僵硬程度,但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持续僵硬。
3.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例如膝关节屈伸困难、下蹲受限。软骨退化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进一步阻碍运动,晚期可能出现关节交锁现象。肌肉萎缩和韧带松弛也会加剧功能障碍。
4.关节肿胀变形:急性期可见关节周围肿胀,触诊有波动感,与滑膜增生积液相关。慢性期因骨赘增生和软骨下骨硬化,关节外观膨大变形,典型表现为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手指远端指间关节可能出现骨性结节。
5.关节摩擦感:活动时关节发出粗糙摩擦音或捻发音,尤其在上下楼梯时明显。由于软骨剥脱使关节面不平整,运动时产生异常声响,严重者可能触及摩擦震动感,提示软骨损伤已达深层。
骨性关节炎患者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锻炼方式。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寒冷季节注意保暖。疼痛发作期应减少爬坡、蹲起等动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辅助器具。定期复查评估关节功能,及时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