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是两种不同的耳部疾病。外耳道炎发生在耳廓到鼓膜之间的外耳道,而中耳炎则发生在鼓膜内侧的中耳腔。两者的发病位置、病因及症状均有明显区别。
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游泳、耳道潮湿、过度掏耳或皮肤损伤。症状表现为耳痛、瘙痒、耳道肿胀或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能影响听力。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积液或化脓。典型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耳痛或发热,儿童发病率较高。外耳道炎检查可见耳道红肿,而中耳炎需通过鼓膜检查观察是否充血、穿孔或积液。
预防外耳道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中耳炎预防重点在于及时治疗感冒或鼻炎,减少咽鼓管功能障碍。两类疾病均需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或滴耳液滥用可能加重病情。外耳道炎患者忌用力抓挠,中耳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若出现持续耳痛、高热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引发并发症如鼓膜穿孔或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