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可通过触诊自查、超声检查、钼靶摄影、磁共振成像、穿刺活检进行确认。具体分析如下:
1.触诊自查:乳房触诊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通过手指按压乳房及腋下区域,感受是否存在异常硬块或结节。触诊时需采用指腹轻柔打圈,覆盖整个乳房范围,注意肿块的大小、形状、活动度及有无压痛。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自查建议在月经结束后进行,避免激素波动影响判断。
2.超声检查:超声利用高频声波成像,能清晰显示乳房内部结构,区分囊性与实性肿块。该检查无辐射,适合年轻女性或致密型乳腺。超声可评估肿块边界、血流情况,辅助判断良恶性。检查时需在乳房涂抹耦合剂,通过探头多角度扫描获取图像。
3.钼靶摄影:钼靶通过低剂量X线拍摄乳房组织,能发现微小钙化灶或隐匿性肿块,尤其对脂肪型乳腺敏感度高。检查时需将乳房压平夹持,可能产生短暂不适。40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筛查,但致密乳腺可能需结合超声补充。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生成三维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常用于高风险人群或术前评估。检查需注射造影剂,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但费用较高且耗时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5.穿刺活检:通过细针或空心针获取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良恶性的金标准。细针穿刺适用于可触及的肿块,空心针活检则用于超声或钼靶引导下的精准取样。术后可能有局部淤血,需避免剧烈运动。
发现乳房肿块后应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前需详细告知医生月经周期、孕产史及家族疾病史。不同检查方式各有侧重,需根据年龄、乳腺类型及医生建议选择。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乳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