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每天进行,但需根据体质和症状调整频率。适度艾灸有助于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过度则可能耗气伤阴。具体频率应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和艾灸目的灵活掌握,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每日施灸。
每日艾灸适合寒性体质或特定病症调理阶段。例如,阳虚怕冷、风寒湿痹或慢性疼痛人群,短期内每日艾灸可增强温补效果。传统中医认为,艾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阳气,对虚寒证有显著改善作用。但若体质偏热或存在阴虚火旺症状,如口干舌燥、失眠多梦,频繁艾灸可能加重内热。艾灸时间不宜过长,单次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避免局部皮肤灼伤或气血过度消耗。
艾灸前后需注意环境保暖,避免受风。空腹、过饱或情绪激动时不宜施灸,孕妇腰骶部、腹部慎用。选择质量可靠的艾条,劣质艾绒易导致皮肤过敏或效果不佳。施灸后多喝温水,促进代谢,忌食生冷。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长期艾灸者建议定期评估体质变化,避免盲目坚持固定频率。结合舌脉辨证调整方案,才能发挥艾灸的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