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自测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症状、检查皮肤和眼睛是否发黄、留意消化系统异常、回顾是否有高危接触史、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身体症状:乙肝早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感到右上腹隐痛或不适。这些症状并非乙肝特有,但持续存在时应提高警惕。乏力感可能伴随轻微活动后加重,食欲减退可能表现为对油腻食物厌恶。
2.检查皮肤和眼睛是否发黄:黄疸是乙肝的典型表现,皮肤和眼白部分呈现黄色,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黄疸由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通常伴随皮肤瘙痒。出现黄疸通常提示病情已进展。
3.留意消化系统异常:乙肝可能引发腹胀、腹泻或大便颜色变浅。肝脏参与消化功能,受损后胆汁分泌减少,导致脂肪消化障碍。持续消化不良且无明确诱因时需考虑肝脏问题。
4.回顾是否有高危接触史:输血、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乙肝病毒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接触被污染器械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均属高危行为。有相关经历者应优先排查。
5.进行乙肝五项检测:通过血液检查可明确是否感染,包括表面抗原、抗体等指标。抗原阳性提示现症感染,抗体阳性可能反映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
乙肝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自我观察不能替代医学检查。出现可疑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诊治。检测前需空腹,确保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