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症状包括突发性剧烈疼痛、行走困难或无法踮脚、局部肿胀淤血、断裂处可触及凹陷、听到啪的断裂声。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性剧烈疼痛:跟腱断裂瞬间常伴随尖锐刺痛,疼痛集中于足跟上方2-6cm处。疼痛程度与断裂范围相关,完全断裂时痛感更为明显。部分断裂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剧。疼痛可能向小腿或足底放射,但以跟腱局部为核心。
2.行走困难或无法踮脚:患侧足部推进力显著下降,表现为步态不稳或跛行。单腿站立测试中,无法完成提踵动作是典型表现。部分患者可通过调整步态代偿,但上下楼梯或斜坡时困难加剧。足踝背屈活动可能因疼痛受限,但被动活动范围通常正常。
3.局部肿胀淤血:断裂后2小时内出现皮下出血,24-48小时淤血范围扩大,可能蔓延至足跟或足底。肿胀程度与断裂严重性相关,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触诊时有明显压痛,肿胀可能掩盖凹陷体征,需与跟腱滑囊炎鉴别。
4.断裂处可触及凹陷:完全断裂时可在跟骨结节上方触及横向沟槽,宽度约1-3cm。患侧与健侧对比触诊更易发现异常。急性期后因血肿机化,凹陷可能逐渐模糊。部分断裂者凹陷体征不明显,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5.听到啪的断裂声:约70%患者在受伤瞬间听到清脆响声,类似肌腱弹拨音。声音特点与断裂速度相关,运动中的突然发力更易产生明显声响。需注意与关节弹响区别,后者多无伴随功能障碍。
急性期应避免热敷或按摩,防止出血加重。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以减少肌腱回缩。及时就医明确断裂程度,非手术治疗需严格制动6周以上。康复阶段需循序渐进恢复活动量,防止再断裂风险。合并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变者需特别关注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