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污染物间接传播、密集人群易感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空气飞沫传播: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后感染。飞沫在密闭环境中可长时间存留,增加传播风险。
2.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密切接触时,病毒可能通过口腔、鼻腔或眼结膜等黏膜进入体内。例如共用餐具、亲吻或护理患者过程中未做好防护,均可能导致感染。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麻疹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麻疹。新生儿出生后也可能因接触母体分泌物或血液而感染。
4.污染物间接传播: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可能携带病毒,健康人群触摸后未及时清洁手部,再接触口鼻或眼睛时引发感染。
5.密集人群易感传播: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易造成病毒快速扩散。未接种疫苗或免疫力低下者聚集时,一旦出现病例,极易形成暴发流行。
预防麻疹需及时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隔离治疗。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患者用品需单独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观察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