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空气飞沫传播: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可能感染。飞沫在密闭环境中可长时间悬浮,增加了传播风险。
2.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眼泪或唾液可能导致感染。例如与患者共用餐具、亲吻或触摸被污染的皮肤后未及时清洁双手,病毒可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体内。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麻疹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麻疹。新生儿出生后也可能因接触母体分泌物或血液而感染,需特别注意孕期防护。
4.密切接触传播:与患者长时间共处一室或近距离交谈时,即使未直接接触分泌物,也可能因空气中高浓度病毒而感染。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环境中传播风险较高。
5.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触摸被污染的玩具、门把手或衣物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睛可能引发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和手部卫生是重要预防措施。
麻疹传染性极强,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容易被忽视。患者应隔离至皮疹消退后数日,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未接种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格外警惕。接触疑似病例后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采取被动免疫措施。